,两人同声落海。
司马瑜落水以后,直往下沉,赶紧一提真气,冒出水面,四下环顾,只见一片流涛,那里还有船的影子,不觉暗叹道:“师父!您老人家逃过了太湖水劫,却又丧生东海,这是徒儿我连累您了!”
司马瑜这一叹息,阴内真气涣散,身体又直沉下去。
司马瑜暗想,上次在太湖遇险,全仗那颗避水珍珠,不但浮游自如,具水不沾衣,今日落海,竟是直往下沉,不觉往怀中一摸。
这一摸,司马瑜不由打了一个冷战。
原来那颗避水珍珠放在青衫内里小袋内,在西冷桥畔,为了装扮乞丐,与乞儿对换衣服的时候,一时不察,连那避水珍珠一齐送给了乞儿。
这时,明月没人云中,海风浪紧,波涛汹涌,就算通诸水性,置身于夜黑风高之夜,惊涛骇浪之中,也万无逃生之望,更何况司马瑜是一个沾不得水的旱鸭子,此时全赖丹田真气浮于水面,看来气尽之时,就是司马瑜的死期。
司马瑜时经风险,历尽坎坷,生死之间,已然淡薄,但一想到云开山一伙待援的人,深感此身责任重大,乃竭力提气浮于水面,以待奇迹。
夜已深,风渐紧,浪更凶。
一条庞然大物分浪而来,司马瑜藉掩映星光,放眼望去,只见一条丈余长的大鱼,遍体红鳞,隐约可见,来势急速,转瞬已到眼前。
司马瑜一见,惊非小可,赶紧闭气下沉,那红鳞大鱼似乎有灵性,见司马瑜下沉,一掉巨尾,潜沉跟随,身体虽然笨重,行动叫甚灵巧,巨口一张,拦腰将司马瑜咬住。
司马瑜暗道:此命体也。说也奇怪,那红鳞大鱼不但没将司马瑜吞下腹内,那两排尖长犀利的牙齿。
也未伤及他的身体,仅是轻轻地将可马瑜含在口内。
那红鳞大鱼渐潜渐深,海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司马瑜只觉胸塞臆闷,不体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