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从速举行之谈,深庆得计,只有五六天,京师已有人满之患,如果再拖备一些时日,更不知要增加多少麻烦了!
好容易熬到了比武的日子,总算太太平平,没出什么乱子,大清早,也由衙门里起身首途,准备出发时,才深吁了一口气,胜负困难测,他肩上的担子总算卸了一半!
晏四是另一批走的,高人凤早就到场子里去招呼了,他单人匹马,跨着家传的宝刀,由四海镖局的镖头尤三贵作伴,向比武场行去。
到了那儿,虽是晨光曦微,早已万头攒动。聚成了一片人海。至少他深深佩服高人凤的办事能力了。这一个官民混杂,很紊乱的场面,在这小伙子的指挥下,处理得井井有条。
比武台高踞正中,是一块宽有十几丈见方的土台,高出地面丈许,台上铺了一色深红的毛毯,十分显目。
比武台延伸出去,在正南面另架了一个看台,设为官方的宾席,用帷帐隔了许多小间,看台周围禁卫森严、御林军甲胄鲜明。紧密地保护着,那是为着怕皇上御驾万一有兴趣前来凑热闹而专备的!
看比武的民众隔得远远的,不会吵闹到这一边来,比武台两边是比武人的休息帐篷,谢文龙是主人,设在东边,后面是徐广梁镖行里招待江湖朋友的座位,一排排设了几张木椅,西边也是同样的设置,却被侍卫营与一些官次较低的衙门官员们坐满了!
这情形好象是让人以为是官方与民间的比武,两边的座席与北方,才是一般民众的地方,别说是坐了,连站在那儿,都是摩肩接踵,没有一丝空隙,然而高人凤设想很周到,不管多挤,都留出了一尺多宽的空道。
这些空道由提督衙门的公人逻守着,也调用了别处衙门的人员,不准越出界线一步,那是怕观众万一身体支持不住时,可以迅速地抬出来送到空地上透透气休息施救!
十月的清晨,凉意浸人,然而人群中个个挤得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