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妙妙一笑道:“静候时机,等清儿回来,古大侠也必有一番指示,不过我们可以从那个刘妈口里再探探消息,我看她是个很爱说话的长青妇,回头你安心做针线好了,我在旁边慢慢地套她的口风。”
陶芙道:“前辈,我缝缝还可以,裁可不行,刚才只是做个样子,您得给我想个法子。”
崔妙妙笑道:“包给我好了。”
又闲谈了一阵,刘妈进来了,捧着一个针线箩,里面倒是什么缝纫工具都齐全。
她笑着道:“那位嫂子回去拿线去了,铺子里的上等线颜色不全。”
崔妙妙道:“这种上用衣料配线不容易,如果不是碰上我们,有银子也没处买了。”
刘妈笑问道:“你们家怎么会有上用线的?”
崔妙妙道:“我家老爷也做过京官,而且京城里经过多年,什么好东西没有,只是家道中落了,像这种上用衣料是穿不起了,丝线还留着不少呢,只是用不上了。”
说着拿起一块料子道:“小姐,我就照着你吩咐的裁了,你在旁边瞧着,不对的时候指点一下。”
陶芙点点头,崔妙妙拿粉袋打了底样,然后就用剪刀裁了开来,陶芙装做地看看,有时用手指指,崔妙妙就装模做样地或放或收。
片刻间,一件大样裁出来了道:“这是夫人的一件,线还齐,先缝起来吧。”
她在打粉样时,已经用指甲刻下折痕,以使陶芙摸索。
所以陶芙拿起一根针,凭灵巧的手指,穿好了线,摸着折缝起来,她熟练地一针一针地缝制着。
崔妙妙也帮忙缝另一块,搭讪着道:“刘嫂子,不是我多嘴,你们这府里可真不像个大府第的样子,上下没有一点体统。
幸亏是在外省,假如在京城,被御史知道了,参上一本,连你们将军的前程,也保不住的。”
刘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