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独白下的传统 > 人能感动蝙蝠论

人能感动蝙蝠论(4 / 4)

虽显微巨细,事有不伦,然精诚所通,有感斯应。则旷百世而同符也!所谓诚能动物,而信及豚鱼者,非耶?他认为这种现象,一点也不是偶然的,他说:夫气盛者化神而绩异者传永,盖自古,包之矣!故鲁公作宰,而蝗避;刘昆出牧,而虎渡;韩退之在酒籍,而鳄徙,虽时异事殊,而精诚之极,感通无间,其致一也。则其所以实著当时,而声流后世者,岂偶然之故哉!

看了这种妙论,再回头核对旷百世而同符的《祭鳄鱼文》,那篇文章,一再声声呼唤鳄鱼的芳名,同它交谈,一次与它约定,三次要它听话。全篇又讲理、又讲情、又哄、又劝、又贿赂、又骂、又挖苦、又威协。韩愈费了那么大的劲儿,前提当然是基于鳄鱼有知,可以看懂他的大文章,可以晓以大义。这种由于动物有知,与人文相通,人的精诚,自然可以和它们感通无间,可以有感斯应,最后自然构成了人能感动动物论。在韩愈小的时候,一个人能感动动物论的先进冯希乐,一天,去拜访县太爷。县太爷请他吃饭,酒席上,冯希乐柏县太爷马屁,说你太伟大了,你仁风听感,虎狼出境!县太爷听了,很高兴。正在这时候,有小的跑来报告,说不得了了,昨天晚上有老虎吃了人了!县太爷一急,转过头来质问冯希乐:你不说'仁风所感,虎狼出境'了吗?冯希乐不慌不忙,回县太爷的话,他说:我们县里虎狼是出境了。这头老虎,一定是别的县里过路的!

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四日三小时写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