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 > 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

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17 / 26)

资源是几亩地,一代一代的土生土长,谁也没有扩展的可能,机会的扩充(abroadeningofopportunity)是做不到的,每个人生存的条件是祖传的农作。一块土地,爷爷交给老子,老子交给小子,小子恭恭敬敬涕泅横流的收下来,年轻一代生存的机会是年老一代传下来的,所以不能不敬老,所以老年人在我们社会最神气;可以"养于国"、可以"杖于乡"、可以拿棒子乱敲人的膝盖。因为土地资源就是那么多,你年轻人想吃饭,就得听话。

农业社会的经济往往是一种"匾乏经济"(economyofscarcity)。在匾乏经济下,东西就是那么多,你多要了我就没有了,所以要"知足"、要"克己"、要"乐天知命"、要"允执厥中"、不要"以有涯随无涯,要乖乖的,要"知礼"。

礼教是叫我们要安分,重名分,各守岗位,不要"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要讲"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但是,如果你不在这种模子底下烙守"非礼勿言".如果你想打破传统秩序,如果你敢藐视老年人的独占系统,你就是一个不识时务的家伙了!用上面这种观点来解释中国思想、解释儒家学说,则易如庖丁解牛、则一针见血。

好景不长的是,正在我们"日入而息"的时候,另一种经济形态出现了,那就是洋鬼子的富裕经济。按说这两种经济碰了头,最好的办法是我们"贫而无谄",人家"富而好施"。可是这样下去,我们就永远是个落后国家。

不想做落后国家的唯一办法是改变经济形态,从农业社会跨进工业社会。

但是工业社会是动的、扩展的、进取的、不知足的、不靠祖宗的、不依赖白胡子老头的。在工业社会里面,一切传统的价值体系,不论是好是坏,全都是生了锈的发条,全都不能配合新的齿轮发挥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