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说来是空留回忆、生离死别。早在看这部电影前许多年,我就有一首看来玩世的诗:"三月换一把,爱情如牙刷,但寻风头草,不觅解语花。"在基本理论上,我的诗境其实正与这部电影暗合,我那种强制性的三月一换的爱情方法论,正是这个可爱的女孩子一月一换。但在理论的坚实方面,我比她强,因为她是在得了绝症以后才如此绝情、如此想以最后的人生岁月,生张生魏一番,在快速送往迎来之中,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早知死之将至。及其所之未倦,情随人迁,不逞感慨矣;而我却未得绝症,即欲生分,与人之相与,俯仰三月,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情入不同,但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移情别恋,早在太上境界之中。古人说太上忘情,其实忘情不是不去恋爱,而是恋爱中能够及时断情绝情。第一流的爱情往往是短暂的、新奇的、凄迷的、神秘的……
当两人相处得太熟太久的时候,第一流的爱情,就会褪色。爱情的坟墓,岂特结婚而已,不讲技巧的超过三个月,坟墓的土壤,就开挖了。
在我这种变动不居的爱情方式里,我珍惜每一次相遇,并观察她们的大同小异,而有以思维。一九八一年我跟李明谨烛光晚餐后同去紫藤庐,认识了邻桌的"静美",一个又安静又美丽的小女生,她一声不响,跟我有几夜风流,做爱时候,在卧室,她裸露全身,任我看遍;但在浴室,她却永远不让我看她出浴,对这种小异,我至今引为雅趣。事实上,我一生女朋友并不多,一来我很挑剔、二来机会也少。我虽然是肉体上的"野兽派",但仍以精神上相恋为前提,没有爱情的买卖性关系我基本上是不来的。我虽然一生中有五次和妓女上床记录,但以实际考察她们生活素材为主轴,并非纯肉体发泄。康宁祥立委落选那天晚上,外面群情不安,开票前,"国家安全局"公共关系室主任林家祺找到我家,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