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烽火连天,暗地里蒋日和谈不断,甚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蒋介石仍不愿完全切断和谈的线索。
蒋介石于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日分别约见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大使,希望西方强国调停。其实早于七月十九日,英国外相艾登(anthonyeden)为了英国在华利益,宣布已与美、法两国联系,并通知南京与东京,愿意斡旋。(见friedman,britishrelationwithchina,p.93)七月二十八日,蒋约见英国驻华大使之后,英国驻东京代办多兹(dodds)拜访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广田声称卢沟桥事变可由地方解决。但事实上事端更加恶化,英国舆论虽然谴责日本将损及大英利益(thetimes,10augustl937),然英国政府仅能做无力的抗议。孔祥熙时任财政部长,经由驻美大使王正廷,要罗斯福总统调停。美国驻日大使格鲁(grew)遂向日本外相表示,如有必要,美国愿意帮助解决中日纠纷。(参阅departmentofstate,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japan,1931—1941,vot.1.p.435)但是日方,尤其是日本的军方,根本不欢迎英、美介入。而德国正好与蒋介石自二十年代起就有良好关系,自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崛起又与日帝建立伙伴关系,并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签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自处于调解中日的有利地位。日本既不好峻拒德国,德国顾及对华关系,不仅希望事变早日解决,而且希望日本考虑德国在华利益,以及提醒日本在华行动可能减轻对苏压力。(参阅fox,germanyandfareasternquestion,p.233)七月底,德国政府外交部长魏什克(ernstvonweizsacker)电告其驻华大使陶德曼(oskartraut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