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要把金针度与人 > 史地类

史地类(7 / 15)

写出了两百卷的《通志》。

《通志》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纪传",就是一般的历史与传记,共一百四十八卷;第二部分是"二十略",就是分类记述典章、制度、文化等的沿革演变,起自上古,下到唐朝,乓五十二卷。"二十略"是郑樵一生功力所在,其中六书略、七音略、谥略、乐略、校雠略、金石略、昆虫草木略等,尤其是他创造的精华,他的伟大,尽于是矣。

王夫之:《船山遗书》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士他是明朝的举人,在清兵入关后,自己做了明朝的遗民,决计退隐,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这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清代的思想,是对历代思想的一次大综合。清代学者们对以往思想界,指摘弊病,有的很中肯。但他们为时代和知识所限,除掉经籍的考证与训诂一途外,绝少能把历代思想发扬光大。在发扬光大方面,玉夫之最为博大精深,但却及身而绝,没有传人。

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历史观和政治思想方面,大都表现在他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里。《读通鉴论》有三十卷,《宋论》有十五卷。据王夫之的儿子王敔在《姜斋公行述》的说法,王夫之-末年作《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以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诸种卷帙繁重,皆楷书手录。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其藏于家与子孙言者,无几焉。

由此可看出这些书的写作过程是非常艰苦的。

赵翼:《廿二史札记》

赵翼(一七二七~一八一四),字云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他是一个神童,三岁时候,就能每天认识几十个字。三十四岁中进士,后来在广西、福建做官,机警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