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要把金针度与人 > 文学类(2)

文学类(2)(7 / 20)

千四百五十六首。论者以他的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真是不虚。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变成了陕西渭南人。

白居易出身贫贱,"少年时家适在贫贱中"。但十六岁时就以写诗出名,二十九岁中进士,在地方和朝中做官。四十四岁被贬一次,又在地方和朝中做官,做到七十二岁,才得退休。

白居易认为诗不是"嘲风雪、弄花草"的,诗该"救济人病,稗补时阙"的。他曾编《讽谕集》,收诗一百七十二首,批评时政,他要求统治者"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结果诗一发表,"权豪贵近者相目色变,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

白居易是唐朝创作最丰富的诗人,写诗三千首。他限定诗要能"老妪能解"(老太太都能听得懂),他的诗,当时流传各地,很受欢迎。有的妓女甚至以会背《长恨歌》而增加身价。他"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见到有题他诗的、背他诗的各阶层人士。白居易的受人欢迎,由此可见。

李贺:《李长吉歌诗》

李贺(七九○~八一六),字长吉,河南昌谷(河南宜阳)

人。他是没落王孙出身,是个神童,七岁就因能写作而"名动京师",韩愈、皇甫提等名家不相信,到他家去测验,果然名不虚传。

李贺写作的情况是: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可见他是从动态的事件中找灵感的。

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因为"晋肃"两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