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年四十二岁。陈子昂的死,骨子里是武三思假手地方官的政治迫害,是黑暗政治下的一场冤狱。
陈子昂的作品,主张上追汉魏风骨、贬抑齐梁浮艳,所以,"起八代之衰"的第一人,实在是他,不是韩愈。韩愈自己也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就是指此。
王维:《王右丞集》
王维(七○一~七六一),字摩诸,山西永济人。他生的时候,佛教已极盛行,他深受影响,例如他的名与字连在一起,就是"维摩诘",正好是释迦牟尼时代大居士维摩诘的名字。
王维"九岁知属辞",是神童。二十一岁中进士。他少年得志,但在中年以后,出了一件事,在安史之乱时,他曾被俘,虽然装病,但仍受到安禄山的礼遇,软禁在庙里,做了"伪官"。那时他五十四岁,写《凝碧池诗》表示悲愤。乱平后,在制裁陷贼官吏的时候,他凭这首诗,获得减刑,最后还官拜尚书右丞(内阁书记长)。虽然这样,在精神上,他仍然以"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为憾,一直难以释怀。
晚年的王维,寄情禅悦与山水,他买下宋之间的别墅,整天焚香、饭僧、弹琴、赋诗。他的妻子早逝,他一连过了三十年的单身生活。六十一岁时候,在写了几封诀别信后,从容死去,他被称为"诗佛"。
王维除了写诗外,也常作画,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以写自然最出色,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田园诗人。
李白:《李太白集》
李白(七○一~七六二),字大自,号青莲居士,甘肃天水人。出身富商之家,五岁移居四川。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是个"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神重。二十六岁离家远游,五湖四海,见闻颇多。四十二岁后,觅到唐玄宗,得到"翰林供奉"(起草文书)的差使,以写诗得到赏识。后来,在安史之乱中,跟错了永王璘,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