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巨流河 > 第10节 永别母校

第10节 永别母校(2 / 3)

喜得如天外伦音的诗句,如写少女眼泪的“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很可能是受了丁尼荪(AlfredTennyson,1809-1892)的名诗(眼泪,无曲的眼泪)("Tears,IdleTears,)中首句为“眼泪,无由的眼泪,我不知道它们意谓着什么。”(“Tears,IdleTearslknownotWhattheymean")的启发。中国诗词里当然也有如此意境,但新诗文字的表现清新脱俗,在那艰困闭塞的时代,对我们来说如同天籁。

上了高三,除了加紧准备联考,同学间也渐渐弥漫着毕业的离情。对于南开,我有说不尽又数不清的怀念,尤其是对同学和老师,因为住校,大家都有感情,想到要离开学校,我不知哭了多少天。

快毕业时,老师指定我写一首级歌。我写着:“默林朝曦,西池暮灵……而今一九四三春风远,别母校何日重归来……”都是那时一个高中女生倾心读了两年古典诗词后,所能作出的幼稚多情的歌。我们的音乐老师为它配上曲谱。优雅动听,在女中部立刻传唱,颇受喜爱,她们把我当成一个小英雄似的。谁知男中部的老师人多,他们选了一位男生写的“数载弦歌辍诵声,纷飞劳燕漫飘零……破浪乘风勉自今。”

后来在毕业典礼上唱级歌时,很多女生不愿意唱,我的几位死党竟然也哭起来。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当时的心情半是惜别半是气恼。我自己半世执教,当然明白那时代的级歌必须沉稳。因为由南开毕业是件很庄重的事啊:想不到在毕业五十年的《四三通讯》刊物里,仍有一位王世泽学长记得这事,写了一篇《关于级歌)的追忆。

夏初毕业后,大多数人都留在学校作联考前最后准备,学校并没有任何补习,毛师都已放暑假了。我们住在宿舍里,各种规矩照旧,起床号、熄灯已不再令人痛苦。战争打到第六年,只剩下贵州、四川、西康、青海、新疆和云南仍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