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剑来 > 第七百零九章 白云送刘十六归山

第七百零九章 白云送刘十六归山(11 / 16)

就是最大的两张护身符,想死都难。

斐然一直在反复思量周先生的那番言语,儒家学宫、书院太放权给世俗王朝了,不愿以铁腕收拢、约束人心。

儒家三学宫、七十二书院,听上去很多,但是放在偌大一座桐叶洲,就只是大伏书院在内的三座书院而已。

结果文庙还要约束书院君子贤人,不许太过掺和朝堂事,绝不允许书院儒生,当那各国幕后的太上皇。

如此一来,各自为政,山上避世,高人厌世,将相公卿,多有沽名钓誉之辈,假道学排挤

真圣贤。山上山下,各国各地,一盘散沙。

只是斐然很好奇周先生的立教称祖,其根本学问宗旨,到底为何。

如何能够彻底改变这种症结。

光是妖族与人族以后的共处,就是天大的难题。

至于周先生的真实身份,斐然有所耳闻。

周密当然是化名,曾经是浩然天下正儿八经的儒生。

根据师兄切韵的说法,周先生少年英才,学问极大。

只是学问始终不被文庙接纳,一次与人论道之后,彻底灰心,这才远游蛮荒天下。

这位读书人,为儒家文庙建言了一份“太平十二策”。

第一,为天下读书人制定一部修身篇,大致上书院贤人,君子,圣人,分别对应家、国、天下。

所有世俗王朝、藩属国的皇帝君主,都必须是书院子弟,非儒生不得担任国主。

每一位书院山主,都应该是帝王师!

君子贤人,担任国师。

无论是三公九卿,还是三省六部,这些中枢重臣,同样都应该是书院弟子。

每一座庙堂,都要设置一个官职,能够无视宫禁,负责详细记录一国君主、将相公卿的功过得失,作为书院三年大考。

第二,杀绝浩然天下当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