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剑来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太平道上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太平道上(10 / 16)

倒也没细说。国书嘛,历来是官样文章里边的官样文章。

不同于大骊王朝的日日朝会,邱国每个月也就三次早朝,京城五品官以上参加。

少年皇帝韩鋆坐在龙椅上,前些年脚边还有个明黄色的垫子,后来撤掉了。

御座后边,还有一座高台,垂下一张缀满宝珠的帘子,后边坐着仪态万方的年轻太后。

韩鋆睡眼惺忪,差点打了个哈欠,微微低头,伸手握拳挡在嘴边,抬了抬眼皮子,扫了一眼。

殿上有六位诸部郎中,是雷打不动都会参加朝会的,因为他们都是大骊王朝放在这边的官员。

分别是礼部祠祭清吏司,兵部武选司,吏部考功司,工部水部,户部漕务,刑部减等处。

大多年纪轻轻,三十岁上下。他们虽然参加邱国朝会,但是几乎从不开口,年复一年,跟木头人似的杵在金砖上边。他们性情各异,返回衙署办公期间,倒是没有太多忌讳讲究,跟同僚也有人情往来,除了已成一洲雅言的大骊官话,便是昔年邱国官话,他们都能说得纯熟。

大骊作为宗主国,京城和陪都,每年都会「外放」一批年轻官员,到各个藩属国朝廷衙门历练,熟悉政务,按例三年到五年时间不等,他们就会返回大骊官场。

韩鋆一直有个冲动,若是拖出去宰掉几个,是不是刘文进跟韩锷的两颗脑袋,就撂在大骊京城那

边了?

当朝首辅庄范,世代簪缨,子承父业都好几代人了。

既是大诗人,又是书法家,还是精于鉴赏的藏书家。

此刻首辅大人正在嘴上用兵,当着那几位郎中的面,说邱国该如何先战于边关、再战于某郡,又次战于坚壁清野的京畿、最后不惜巷战于京城之内、皇宫之外……步步为营,条理清晰。

只是稍稍异于以往的朝会,之前殿内都会有那嗓音不大却坚定的喝彩叫好,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