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一句顶一万句 > 第七章

第七章(3 / 15)

梆梆”地磕着烟袋:

“人来世上一趟。免生闲气罢了。”

杨百顺:

“师傅,清早跑我不怕,晚上回去怕,怕路上遇到狼。”

老曾:

“那咱每天收工早些。实在晚了,咱爷儿俩还就不回来了,住在主家。看谁还不让咱住?”

师徒俩说起话来,倒能说到一起。一开始跟师傅生,杨百顺有些拘谨,后来熟了,渐渐就聊开了。去外村杀猪的路上,从外村回来的路上,你说一句,我接一句,不显得路长。一开始说些家长里短,相互认识的人;后来说到自个儿的心事,相互也能说心腹话。杨百顺原想在老曾这儿落个脚,将来等时候合适了,再去跟老裴学剃头;老曾也没怪他,给他讲清师徒的道理,杨百顺也就安心杀猪。其实杀猪也不合杨百顺的心思,他一辈子最想干的,还是像罗长礼一样喊丧,但喊丧又不养人。让人为难。老曾听了,又没怪他,扑哧笑了:“你不就喜欢一喊吗?咱杀猪也有一喊呀。”

杨百顺一愣:

“谁喊?”

老曾:

“人不喊,猪喊。”

又说:

“人喊死人,猪喊死猪啊。”

又说:

“世上只见人吃猪,世上不见猪吃人。所以人喊不成个生意,猪喊就成生意了。”

杨百顺觉得师傅说得有道理,从此安心跟老曾学杀猪。但杀猪没个住处,每天还得回去看卖豆腐的老杨的脸色,又让杨百顺不能安心。师傅老曾最大的心事,是老伴去世三年了,想早点续个弦。可两个儿子十七八岁了,也该娶媳妇了,爷儿仨谁先娶谁后娶,两个儿子与老曾看法不一致。大家一块都娶,家里底子薄,又一块不起。谁先谁后,是两个儿子与老曾闹别扭的另一个病根。也是两个儿子给杨百顺出难题的另一层原因,明是冲着杨百顺,实际还是冲着老曾。老曾也背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