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小的时候,她与一帮小朋友玩的铅笔游戏。
当时她用一根手指,在写满铅笔字的本子上,蹭来蹭去,那根手指就会被铅笔末染得漆黑,她并没有擦掉那些铅笔末,而是将指纹按在透明胶布的粘胶一侧,一颗异常清晰的黑色指纹就完美的出现了。
时至今日,她还记得,当那些干净透明的胶带,被她按上一个又一个可爱小巧的指纹时,她有多么开心。
想到这里,她猛地一拍脑袋,又记起了看电视时,看到过的一个场景。
刑侦人员用极细的炭铅粉末均匀的洒在证物残留的指纹上,然后覆了一张纸,还是什么东西,用细毛刷一遍又一遍的在纸上扫动。揭开那张纸,纸上就复刻出了完整的指纹,最后再用照相机抓取画面成相,指纹提取的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可是想到这里,问题就又出现了。
用透明胶带方法吧,古代压根就没有胶带。
用纸复刻法吧,第一她不知道当时在电视上一晃而过的画面里出现的究竟是哪一种纸?估计普通白纸肯定不行,而且更要命的是,用铅笔灰复刻的指纹不易保存,纸一抖,灰烬指纹就破碎飞散了,没有即时成相的照相机,这个方法基本白搭。
但是,秉承着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的科学钻研精神,云西就想办法,将这两个方法合并,并在古代找替代品。
首先,保留铅笔灰涂指纹的方法,第二,把那个不知名的纸换成有粘性的透明胶带,直接复刻且粘住指纹灰印。
这样,既保证了指纹的清晰性,又保证了指纹的持久性,指纹的提取方法就完美诞生啦!
有了这个打算,她就第一时间找到堪比能工巧匠的李儒,先是问他如今的世上,有没有透明又有粘性的纸。
李儒立刻就想到了硬黄法,因为用硬黄法炮制的临摹纸不仅透明,又含有黄蜡的成分,一旦将其略略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