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比如阎长官。
到傍晚的时候,阎长官也已经知道归绥的局势。
听说三十五军在光复了包头之后,还不肯罢休,还要继续东进,攻打归绥,便不由冷笑一声,不屑的说道:“傅宜生这是被胜利冲昏了头,忘乎所以了呀,光复包头就已经是邀天之幸,居然还妄想光复归绥,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正好在场的第七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说了一句:“我看不见得,眼下驻蒙军主力已在五原被三十五军重创乃至全歼,鬼子留守大同、张家口的兵力不见得能剩下多少,所以既便是紧急调兵西进增援,也未必能发挥多大作用。”
稍稍停顿了下,杨爱源接着说道:“所以,只要三十五军的反击部队能够先于大同、张家口方向过来增援的鬼子之前赶到归绥,那么拿下归绥就是板上钉钉的局面了,毕竟归绥眼下已经打成一锅粥,鬼子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
“你知道个甚?”阎锡山不悦的瞪了杨爱源一眼。
杨爱源便立刻不吭声了,他为人忠厚老实,虽然已经晋升二战区副总司令,但还跟以前一样,很少会去顶撞阎锡山,也正是因为这个,阎锡山对杨爱源也是信任有加,后来败逃台湾时,阎锡山的家产都是杨爱源押运的。
……
不看好三十五军前途的,还有统帅部的高级幕僚。
白崇禧就信誓旦旦的说:“傅宜生此举绝对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了,从包头到归绥足有三百多里路,三十五军只能步行,而从张家口、大同西进的鬼子却坐车,人的两条腿又怎么可能跑得过汽车轮子?”
陈诚说的就要更加刻薄:“傅宜生哪,侥幸在五原打了个胜仗,又趁小鬼子没有防备光复了包头,就不知道天有地高地有多厚了,不过这次,他肯定要在归绥栽个大跟斗,不仅投入反击的部队会被鬼子全歼,甚至连吃进肚子里的也会全部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