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臂弯里挎了个小篮子。
她径直走向清哑。
阮秀忙拦住,问“做什么?”
清哑听见抬头,忙道:“让她过来。”
阮秀忙让开,福儿就过来了。
“这是我做的,你尝尝。”她走到清哑身边,从篮子里拿出一只大粗碗,碗里是几块雪白颤巍巍的蒸米糕,放在小方桌上,一面又补充,“用这个槐花做的。不信你闻,还有股子槐花香呢。我放的蜂蜜,是我爹从槐树上弄的蜂窝。”
清哑听了大感兴趣,对她道“谢谢你。”
细妹早开了食盒,拿出筷子,清哑夹了一块糕吃起来。
才吃一口就点头,又接连点头,只觉满口清香。
“香!”清哑对福儿道,“跟槐花一样香。”
又问她怎么做的。
福儿喜悦地笑了,一一告诉她。
细妹和细腰都拿了一块吃。
福儿看向银杏树下,犹豫了一会,坚定地走过去。
从卖香烛的老汉起,她每人都送了一小块蒸糕。想是怕少了不够分,切得有些小,远不及送给清哑的大块。然到那卖鱼的兄弟面前,她拿出的蒸糕又和给清哑的一样大了。见两兄弟都有些发怔,看看别人的,又看看自己手上的,她脸通红,逃也似的走过去了。
青年汉子看看清哑,咬了一口糕。
他也禁不住点头,果然清香!
福儿回头看见,满心甜蜜不已。
银杏树下的乡亲们今儿好口福,才吃完福儿的蒸糕,就见细妹过来了,她是奉清哑之命来散点心的。
青年汉子分到一块梅花状小点心。
他没有立即吃,就听旁边他大哥呜呜道:“嗯,好吃!有……牛奶味,还有核桃仁。唉,就一块,太少了!”最后一句话因为嘴里咽干净了,所以吐字清晰了,满是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