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军工部的孙元化,重工部的宋应星,商贸部的汪文言,大明皇家银行的王承恩。
两边一对比,内阁这边登时有些尴尬了,他们人数竟然比内府还要少一个。
“李之藻,昨天的水泥技术拍卖了多少钱。”朱由校当先问起最关心的问题。
“陛下,这个数。”李之藻眉飞色舞的举起三根手指。
“多少。”噗的一下,朱由校将口中的茶给吐了出来,三个手指,自然不可能是三百万,只能是三千万两。可是他报纸上宣传的就是三千万两,但是这也只是个说法,到底投入多少,还带看各地的具体情况。
“是三千三百万两。”李之藻补充了一句。
这个数字,不仅朱由校真好,就连旁边的各个大臣都是惊讶万分,一脸的了无生趣,想想大明过往一年四五百万两的收入,再看看如今这个数字,而且这还只是拍到了的人出的钱,没拍到的呢?
想想这个数字,就令人兴奋的战栗起来。
“为何会如此之多?”朱由校皱眉问道,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不太可能是因为他的筑路计划刺激的。大明的商人还真没有那么超前的意识,能看到修路带来的好处,以及水泥技术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