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
等来到了中军大帐,所有人心头都是极度的恭敬,诚惶诚恐的求见明皇。
此时,朱由校坐在中军大帐当中,正在看着一份资料,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沈有容航行测试后的资料和改进意见。
那些造船上的技术用语朱由校看不太懂,但沈有容想要将两层甲板改成三层甲板确实有些不太认同。
朱由校记得,这个时代是有多层甲板的战列舰,但是,那些并不是主力,甲板层数再多,但是用不上也是白给。最下面一层炮窗的开口,一般都在水线半米左右,这样的距离,只要风浪一大些,那么就会海水倒灌,根本不能打开。
这样这层大炮就废了,而往往,战列舰的重炮都是在下面的。因此,各国的主力舰队中,最经济实惠的,还是双层甲板的战列舰。大炮数量也是在七十五到一百之间。
其战斗力,和巡洋舰的炮数差不多。
“估计是没有验证过多层甲板的害处吧。”看着这个改进意见,朱由校几乎都能想出来沈有容改良的原因,没有吃过炮窗进水的亏。
“还算聪明,知道再验证下,让天津船厂停工,不盲目的生产。也罢,三层就三层吧,现在船小些可能有些拥挤,但若使用到了大船,双层甲板就不够了。”不其然的,朱由校想到了正在建造的宝船。
若是这些战舰在升个级,体型增大,沈有容的设计就差不多了。不过,这些都是最少明年的年底的事情了,今年,还是先这么着吧。
朱由校记得,历史上最大的风帆战列舰好像有将近五千吨的,换算成大明船舶的计量,那就是几乎上万料,这样的木船真可谓怪物,不过,这种船只根本不适用,战列舰扩展到五千到六千料就差不多了,再大就笨重无法使用,适航性都会下降
“那就三层吧,为以后的设计考虑,只是,现在这个炮口要抬高一些,最少要抬高到一米。然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