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之后,不到片刻时间,山门内又走出了四百寺僧,分作四队,每队百人。
第一队由“三长老”中的“悟玄长老”率领,第二除是“悟机长老”,第三除是“悟因长老”,第四队则是位俗家弟子万里疯侠程百康。
这四队和尚,却是个个手持兵刃。第一队是“降魔杖”,第二除是“方便铲”,第三队是“青钢剑”,第四队是“拨火棒”。队形整齐,号令严明,的确是不愧为名门大派,武术之正统。
谁都知道,少林寺的“三长老”乃是前辈掌门人的师兄弟,那一个都已百余高龄,早就绝迹江湖,不问世事。此刻,亲率群僧出阵,可见事态之严重性了!
斗场中酣战剧烈,斗场外双方人手,虎视耽耽,只要任何一方的领袖一声令下,更大也更激烈的战斗,一触即发。
双方实力,如以数计,自是均等,然而武当派与峨嵋派的联合阵容,却是因峨嵋掌门紫阳道长的袖手傍观,心存异志,裂痕早生。
倘以少林独斗武当,那么武当败局已定,如果峨嵋参战,则双方胜负之数均等。是以,峨嵋派的两百人手,实已成了决定这场门户斗争的重大力量。
紫阳道长老谋深算,岂有看不出眼下局势之理?但因他一则有坐收渔利之预谋,二则衡度实力,即使挥戈站于武当一边,而也未必能有致胜把握。若然,岂不落个两败俱伤,太不划算?
由于他有这些顾虑,所以举棋不定,虽在玄真道长数次催迫之下,依然借词搪塞,而不肯令属下出手。
少林派掌门净心大师,乃是位心存慈悲的有道高僧,自不愿多造杀劫,故在武当、峨嵋调集人手上山之前,虽然亦鸣钟召来四百门人,既见对方增调人马没有出手,以少林派的地位,自是不能轻举妄动,而被人视作以多凌寡。
就在此既打将起来,但却未即骤下决心大打的微妙局势中,斗场里已自惨嚎迭起,阳外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