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一声,洞内顿成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同时惊得猛然一跳,头顶撞上洞顶,痛得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
不知经过多久,他又慢慢醒来,摸摸自己后脑,觉得肿痛微存,幸未出血,不觉苦笑一声,聊为自己解嘲!
随又暗自忖道:“现在洞门已闭,后退无路,虽知脚下白石,即是洞口开关,但石已沉下两尺,四周密不通风,实在无法弄它出来,而且黑暗无光,纵有别的开关,亦无法找出;目前唯一办法,只有摸索前进,或可脱出困境。”
因此,他重鼓勇气与决心,摸着自己的玉箫,敲点着沿壁,摸索前进。
摸索了一段时间后,他已沿着洞壁,左弯右拐两次,洞内已较前宽广,洞底微向右倾,右壁根有泉水润湿。
渐渐地,他已感到模糊看得见些,以为是渐近出口,天光映辉的缘故,所以更加紧前进。
其实,只是在黑暗中时间已久,眼睛渐已习惯现况的原因。
他现无法知道时间,也无暇顾虑其他,只知继续前进,寻求出口。
又经一段摸索之后才发现一线微光映入眼帘,洞势又是上升,已见石级无数,直上如梯,不禁大喜,飞越而上。
走完石级,再一转拐,便到一扇石门之前,门内光华大现,宽广异常。
他以为出口已到,住有人家,在喜极忘危的心情下,随即闪身而入。
谁料门内情形,又使他目乱身呆,惊奇万分。
这是一座拱形洞府,并非真的出口。
洞内高宽五六丈,全洞光滑如镜。
洞顶中央及四角,各悬卵大明珠一个,光芒四射,柔和明亮,照得洞内明如白昼,而有温馨如春之感。
洞中央有一水池,宽广丈余,清澈见底。
池中有座小假山,高出水面约三尺。
山顶一线喷泉,水珠洒向一株盈尺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