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鼻,正是严云玲随身携带的罗帕。
定眼看时,只见帕上细孔斑斑,不觉恍然大悟,急取巾正对天空,那小孔儿果然不出所料,正连成一些语句:“家中事急,先行一步。”
文玉宁心想必是严云玲急切间不及找纸笔,仅用发计刺孔传信,但不知有什么急切之事,想来必和那小红鸟儿有关。
当下持着一条手巾,怅然若有所失,半晌,才出声唤回马儿,乘骑如飞而去。
好在这儿距嵩山并不很远,文玉宁快马驰骋,不消一日,已来到山脚下。
这时天色已经向晚,山脚下炊烟绕缭,即将西下的夕阳闪耀着它残剩的余晖,照在水田中,发出刺目的反射,文玉宁估计上山已是不及,便催马走向道旁一户人家,准备求宿一夜。
马嘶鸣处,茅屋门口一开,只见开门者是一个农家打扮的中年人,神态却是衰弱,文玉宁道出来意,那中年人打量了文玉宁一遍,半晌才开口道:“小哥儿可是要上山么?”
文玉宁吃了一惊,微微点了头,问道:“大叔怎么知道啊?”心下怀疑异常。
那中年人微微一笑道:“这少林寺素为武林所景仰,小哥儿看来一身功夫,在下一猜必是上少林寺的!”
文玉宁见那中年人答得也甚是有理,便不再介怀,牵马入内。
那茅屋仅有那中年人一人居住,文玉宁想问姓名,那人仅一笑置之。
晚餐后,农家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中年农人收拾了餐具,便带文玉宁至一间独室,安排好床铺。
文玉宁本来毫无睡意,况且时间太早,无奈乡村荒僻,没有灯火,只好和衣倒在床上。
一会儿心中想着日来遭遇,百感丛生,更是毫无睡意。
约莫过了二个时辰,忽然屋顶上发出一声微响——文玉宁本是闭目养神,这时忽闻异声,且分明是夜行人行走所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