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枯萎。是以老者一看便知火兰已为人连根所摘。
且说老者回洞后,见幼童已经醒转,正在哭喊爹娘,老者亦不禁恻然。
再看看那幼童,眉目清奇,目中竟含异光,的确是练武上上之资,当下竟动了收徒之念。
且说那孩儿聪明伶俐,自云名叫文玉宁,虽然看来仅有四五岁,却已口齿清楚,很是懂事。从此文玉宁就在九回峰跟着老者练武。
十年来老者倾囊相授,更加上孩子也是举一反三,进境自是一日千里。
“师父!师父!你瞧……”
文玉宁尖锐的嗓子惊醒了老者如幻梦般的往事。
他连忙回首一看,只见文玉宁手中执一块金光闪闪的东西向自己奔了过来。
他将那块东西接过一看,竟是一块非金非玉的小牌,用衣袖拭去灰尘,上面刻着两只大-,神态威猛,栩栩欲生,再看反面,竟刻着四行文字:舟行绿水前雁归洛阳边浩浩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古寺钟声渺疏雨过小源白云依静渚老僧独潜然左角上刻着更小的一行字:奇书赠送有缘人虽是蝇头小楷,却是笔力苍劲,潇洒的紧。
老者正皱眉沉思,玉宁已问道:“师父,这几行字是什么意思呀?怎么又是奇书赠送有缘人?”
“我也不知道呀,玉儿,我且问你这牌儿从何处得来?”
玉宁答道:“就在那棵大断树中。”说着指着西面那棵大古树,又道:“玉儿正在练那招‘后翌射日’一剑刺入树干中,拔出时带下一大片树叶,就在树洞中找到这个。”
老者想了想道:“玉儿,你不看这上面刻着奇书赠与有缘吗,如果你是有缘人,自然会得到什么奇书,不要白操心啦,拿去,别再胡思乱想。”
玉儿接过,又继续练剑。
匆匆又是两年,在这深山中,两年的生活不过像一眨眼就过去了,但是两年来玉宁在老者悉心调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