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还要费些周折,哪知典当铺的掌柜家中突有急事,要将铺子卖出去,只是开的银钱不低,二十万两银子。
“公子,典当铺后面还有一座小阁楼,可以做成厨房,典当铺一共三层,后面紧邻的就是护城河,视野宽阔,奴……小的以为可以再加一份酒楼,请几个各方大厨,汇集各方的特色菜肴,小的打听过了,在京都的商人大部分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极少有京都城本地的,一边喝茶聊天还可以吃着家乡菜,也省的再去酒楼了。”
锦绣手里里捧着图纸,上面细致的画着典当铺的框架,并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宋婧点点头,锦绣又道,“如今这间茶楼供的茶价值不菲,纵使有心来听,身上也没有那么多闲置的银子,咱们就可以分个等级,让那些寻常百姓也可以过来喝茶听书,这说的多了,自然就得到消息了。”
“那评书的师傅又该去何处找呢,墨轩茶楼的评书师傅个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咱们上哪去找比这些更好的师傅呢。”画眉忍不住插嘴,“要是说的不如墨轩茶楼,未必就能吸引人来听啊。”
宋婧点点头,目光瞥向了不远处楼下一名师傅正在拍案而起,嘴里说着话,抑扬顿挫,很是吸引人,缓缓开口,“这倒是个棘手的问题。”
锦绣蹙眉看了眼宋婧,“公子,奴婢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你说。”宋婧看向锦绣。
“这些评书师傅讲的无外乎都是野史照本宣科的说,若是咱们撰写以京都城或者以当下风流人物为原型,说给这些人听,或许还会不同凡响的效果。”锦绣小心翼翼的看着宋婧,这法子的确大胆,还是背后无人撑腰很难实行。
宋婧忽然笑了,对锦绣赞不绝口,“不愧是徐家后人,想法独特,不仅如此还可以诉说民间冤案,知道的人越多,肯定会有不少知情人透露一二,极好!”
锦绣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