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
我心想,一个坑怎么能叫祭坛呢?
愣了足足有一分钟才反应过来。
这个水池在古人那里应该被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
鬼眼铜镜对应的月亮,想要请出鬼眼铜镜中的秘密。挖坎并没有错。
老店长的这个‘祭坛’的造型也非常奇特,并不方,也不圆。
它就像是一个用石头磊成的半月形小水池,一米来深。水池中水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杂质。
月亮倒影在水面之上明亮无比,水池边上,还放着三只褐背紫羽的大公鸡。
除此之外,这个祭坛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
虽然这个‘祭坛’很简陋,但老店长在其他方面下了很大心思。
‘祭坛’左侧请来了一十六尊泥像。
这些泥像非常精巧,等身高,脸上表情犹如真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个个都是小脸颊、红肩膀,手挽手连成一片。
我不会认错,这一十六尊泥像是夜游神,他们为天帝守夜。一到白天,就会隐去。
关于这个夜游神还有个小故事,古蜀郡益州有个秀才叫司马貌,空有一身才学,到了五十岁,还不得出身。屈埋于众人之中,心中怏怏不平。一日醉酒,写一首《怨词》,其中有两句是:“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横暴。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吟哦数遍,将诗稿焚于灯下。不料此事被“夜游神”侦知,奏知玉帝。玉帝闻之大怒,要治其罪,后听太白金星劝告,让司马貌代理阎王半日。司马貌果然不凡,半日时间把四件大案皆判分得清清楚楚。玉帝见他能体现天地无私、果报不爽之意,就叫他转世为司马懿,将三分天下收拾归一。在这里,司马懿有幸当了半日阎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