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怕的,这些都是活水,只要大家不把笼子搁得太近,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赵四婶无言以对,可心里仍旧不大情愿和村人共同分享本来只有他们一家人才有的好处。
长乐心知她狭隘的想法,神秘兮兮抛出最大的诱惑来。“娘,您说,一个鱼笼子是收一百个钱,还是两百个钱好?”
赵四婶吓了一跳。“你说什么?一个笼子一百……两百文钱?老天爷,那要是全村家家户户都要一只鱼笼,能赚十几两银子啊!”
长乐点头。“两百文也少了些,不如三百吧,反正一只鱼笼编出来能用好久,用到冬日至少也能捕回几百斤的鱼,够卖上二两银子了,那可全是咱们鱼笼子的功劳!”
赵四婶想想也是,却又担心村人不肯花那么多的钱。“大丫啊,虽说这三百文钱一只也是挺划算的,就是不知道旁人是否愿意?”
“娘,您只管想怎么多编些鱼笼吧,只要村里有那么几个人忍不住找您来买,这事儿就能成!您想想,这鱼笼多好使啊,每天都能捕到好几条大鱼,到时候买了笼子的人定会拿到集上去卖,用不上多少时日三百文钱就赚回来了,旁人打听出来还愁没人抢着来跟您
买鱼笼子吗?到时候我就怕娘要发愁怎么才能编出那么些鱼笼子来了!”
这话让赵四婶不由自主神往起来,真恨不能马上就去砍竹子着手开始编。
“大丫,那娘就听你的,咱就这么办吧。”
长乐莞尔,能给她娘家人找到一条致富的路无疑也是解脱她自己,她可不想一直拉大车样拉扯着这一大家子的人!
当然,她也不怕旁人买了鱼笼子就能学走她的手艺,需知手艺人的技术可不是那么容易偷的。
赵四婶能学会是因为赵翠花最初学习编织器物就是她这位手巧的娘亲教的!
旁人不说,单说她二妹红梅,还不是眼睁睁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