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元大人说,是不是?”秦绾似笑非笑地看过去。
“是是。”元仲春苦笑着应和。
大理寺这半年来并没有出过大案子,他这还是第一次对上摄政王妃,想起杜太师的殷殷告诫,不由得满头大汗。
这个女子,果然不是寻常妇人。以前在外总以为王妃不过是依仗摄政王的名号狐假虎威,可今日三言两语,绵里藏针,才真正让他感觉到压力。
这确实是史上第一个光明正大走上金銮殿干政的女子啊。
“本妃觉着元大人的口音听着耳熟,不知道是哪里人呢?”秦绾随口问道。
“有劳王妃动问,下官是宿州人。”元仲春怔了怔,虽然不明白她的意思,但还是答道。
“西平县?”秦绾眉头一动。
“不,下官是竺阳人,和西平隔着数百里。”元仲春不解地道。
“竺阳啊,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秦绾一声轻笑。
“王妃过奖,不过竺阳历史上确实出过不少名人,光是状元就有四位。”元仲春自豪道。
“元大人也算一个了。”秦绾道。
元仲春笑了两声,没有继续接。
“那么,不知道本妃的故人是冲撞了哪位,居然劳动了元大人?”秦绾在正厅里坐了下来,等上了茶,这才慢条斯理地道,“若是奉天府玩忽职守,回头本妃倒是要问问龚大人怎么回事。”
“有劳王妃动问,这事凑巧,下官正带着一干衙役办案回来,路上遇见了这事,就先把人压到了大理寺。”元仲春道,“至于被冲撞的那位,是庆郡王世子。”
秦绾低垂着眼帘,一个字都不信。
不过,李镶距离十五岁生辰不远了,过了这个生辰,就要准备亲政的事,因此算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各地的藩王就算不能亲自来的,至少也派了世子上京,这几日已经有不少到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