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至少还有音乐。
沉浸在音乐中,她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心灵与音乐的共鸣。
最近这段时间她经历的种种,都会是她人生的磨刀石,让她变得更成熟坚定,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她会沉淀下来,累积在音乐中,使得她创作出的旋律和歌词更加深刻。
酸甜苦辣的遭遇,在不同的人身上都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米宣霏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灰色的。她至少可以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融进她的歌曲创作里。
她为这一首在纽约的医院里创作的歌曲,取了个名字——《封存记忆》。
她的手机里记录的是最初创下的主要旋律,是她的哼唱。
但现在她要开始编曲。用专业的编曲软件来为主旋律配上和铉,再自己录制和声。
看似简单,实际上编曲是极为复杂并且需要坚实的乐理基础才可能完成的。
声乐,米宣霏以前曾经过老师的指点,但只是最基本的发声练习。
后来就靠自己自学。
钢琴她是上的课程比较多,才能达到演奏级。
至于编曲,米宣霏全是自学。
什么是天才,米宣霏绝对是。
一首歌,不同的编曲带来的效果截然不同。
同样的主旋律,也许一种编曲很平淡,但换一种更适合的编曲就能赋予这首歌全新的音乐生命。
编曲的人才,与创作歌曲主旋律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的份量可以是不相伯仲的。
词曲弹唱,加上编曲,这五项中,能有一项特别优秀的话,都足以在同行中傲视了,何况米宣霏是全能型的,太罕见太珍贵了。
她是一座音乐的宝藏,现在还没人完全发现她的才华。
任风锦算是发现了一半吧。梁素玲顶多算发现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