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湿润的药材,长势也很好。
穿过一片药苗,商枝站在山顶上,看见一条小河里,搭建着手摇水车。
村长顺着商枝的视线望去,解释道:“我们这边土质存不住水,浇灌后,三天就干涸。一些喜湿润的药材,没法种活,就用这几尺长的手摇水车,一天的功夫能够浇灌两三亩地。”
商枝眼底闪过惊奇,顿时想起杏花村有的山地灌溉起来比较艰辛,正好也有一条河流,如果利用水车灌溉,岂不是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可以下去看看吗?”商枝询问道。
村长见商枝很感兴趣,带着她往山下河边走。
商枝站在河边,河水不深,只到她的腰际,半截水车在河水里,一个老伯站在岸边,两手握住摇把迅速的转动,水逆流而上。
商枝皱紧眉头,这样的水车太耗费人力。
她曾经看过一本爷爷买的一本农业书,上面记载过桔槔、翻车、筒车、戽斗、刮车等提水工具,但是她去过一个农庄,看到筒车汲水法,不但减少人力,一天的引水量起码在几十亩以上。
但是她只记得大概外型与结构,主要结构与原理一知半解,没有办法造出来。
她想一定和手摇水车的风轮结构差不多。
商枝记起薛慎之会做木工,她可以让薛慎之了解一下手摇水车,然后她再画一个大概的图纸,看看他能不能做出来。
“你们平子滩有几百亩地,这手摇水车是杯水抽薪。”商枝想如果薛慎之能够造出来,那么农业灌溉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再也不用担心干旱。
村长叹声道:“村子里有几架水车,大家轮流抽水,虽然收效甚微,却聊胜于无。”
商枝点了点头,心中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她那时若仔细看了农业书,一定能够快速改善不少的问题,不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探索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