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发!
这明显是大桓嫡系和春秋一脉的争辩。事情没明朗前,还是尽量别贸然参与的好!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双方各执一词,说不上谁对谁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百人百态,林子大了自然什么鸟都有!
大桓天朝的情况算好的了,至少有大桓天主萧影坐镇,太过荒唐和自私的建议。没人敢提。各方联军的争议和矛盾,肯定比大桓天朝复杂激烈得多!
身为储君之母和大桓国母,戚姬的身份地位比吕雉只高不低,却没太多顾忌,语气平静应道:
“吕氏妹妹稍安勿躁,或许有点误会了!储君的意思是,谋定而后动,顶多等陛下出关。或形势明朗,或子民安心。或消化秘境资源等等,我朝便可全力出兵,这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之理。并非说固守不战,战,肯定要战,只是需要缓冲和时间!”
言语姿态较为平和。却颇有以势压人之势。没办法,戚姬母子占据的就是嫡系、名义,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也有故意提醒的意思!
“兵贵神速!如今是大争之世,大乱之世。自当乱世用重典,浮屠镇天下,妇人之仁绝对要不得!”
吕雉柳眉大皱,明言否定提醒道。随后冷笑接道:“此处都是自己人,明说吧!主和之人,不过是怕承担责任罢了。本宫主战,若是陛下出关降罪或有所失误,本宫一力承担!”
戚姬眼露愠怒,温婉语气转冷道:“就事论事罢了!吕氏妹妹言重了!再说,吕氏妹妹别太高看自己,小心担不起!”
戚姬母子的意思,确实多多少少有吕雉所说的怕承担责任的意思在内,最主要是不想让萧影失望。
但是,吕雉既然挑明了,其心可诛!戚姬母子就不可能答应,如果吕雉可以承担,还要国母和储君做什么?直接把大桓权柄交给吕氏不就行了?不管结局如何,都是间接表示戚姬母子的无能,至少失职之名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