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进来,他也不甚了了,我想,多半是引河水的时候,设法带进来的。”
我“嗯”地一声,“也可以在深山的山洞之中,利用自然的气流或气旋,把空卷进地底来。”
白素声音疑惑:“我真不明白,王陵设计来埋葬尸体,像卓先生那样,隔了这么多年还活着,这当然是意外,那么,王陵中要流动的空气,有何用处?”
卓齿的神色十分认真,他没有回答他何以会活了那么多年的意外,只是道:“那可不成,万一大王要是活了怎么办?”
我立时问:“刚才你说他的灵柩……被水银和铜保护得如此严密,他就算复活,又如何能求生?”
卓齿瞪了我一眼,像是我不该问这样的问题:“当然一定有办法的,这办法,我看只有大王一人方知。”
我没有再问下去,既然“只有大王一人方知”,再问也是白问。而且,他在地底那么多年,看来也只是在牧马坑的范围内活动,其余部分他连去都没有去过,其中详情,自然也非他所知了。
沿着河向前走,一直来到河尽头,在河旁才又有看来如同牌坊似的一扇门,推门进去,是一个相当大的室堂,各种石制的陈设齐全,一进去,我们就看到三面墙前,全是石制的架子,在架子上,都是一卷一卷的竹筒,那是古代的书籍,数量之多,不可数计。
我和白素互望了一眼,我们曾对马金花失踪五年间的生活,作过揣测,如今看来,我们的猜测合乎实情,那五年,马金花在这里,一定曾饱阅古籍,这才奠定了她日后成为汉学大师的基础。
穿过了这个室堂,卓齿再推开一扇门,那是一条约有三十公尺长的走廊,每一边,都有五扇门,除了最近左首的一扇外,蕨余全关着。
那扇打开的门内,是一间房间,陈设相当简单,有石榻、古几,有很多牧马人用的工具,和战马要用的盔甲器具等等,也有很多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