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虚默道:“你们想离京避险?”
童贯道:“这不是逃难,只是新君初上,总该给他表现,我等避开也有好处,国师可愿随行?”
方虚默暗忖,既是钦宗当国,那太上皇等于失势,何况近日外头请诛六贼声音不断,这童贯亦是六贼之一,迟早要断头,何需跟他豁去?道:“我乃一国国师,总得为大宋尽力,你可随太上皇避难,我却不能走。”
童贯道:“如此也好,毕竟太上皇离京,总能替大宋分担点风险,万一……”下句“万一钦宗有个三长两短”则犯了忌讳,不敢说出,遂改口道:“万一有了状况,太上皇亦可调兵回师救助,自是两全其美之计。”
方虚默未置可否,道:“将军去吧!我等还得布阵以对!”童贯为保性命,匆匆而去。
方虚默并未闲着,心想自己不便前去找张天师,且派手下前去传消息,并说明他乃到过前线,且知敌军及小妖道伎俩,照张天师以大局为重之心态下,必会前来洽商,他可保住颜面。
童贯甚快赶至龙德宫,并将状况禀明。
赵佶闻得消息,登现怒意:“这个小神童胆敢背叛朕,助金军破黄河天险?可恶可恶,自该修理!”他一向把宋两利视若仙童左右手,怎肯接受背叛一事。然却忘了亲自下旨通缉,将人逼走一事。
童贯暗诧,赵佶不理数十万大军,却只在乎小妖道宋两利,倒是出乎意料之外,道:
“宋两利是该杀,但情势乱糟糟,皇上应先避险为要。”
赵佶冷道:“我乃长生帝君下凡,何惧凡间小事?金军敢来,待我施法破他们便是,岂有逃走之理?”
童贯道:“那是皇上法力恢复时可用,如今皇上法力仍未恢复,当然不能任意与人相抗,臣知南方有座神霄宝殿,金身放光,皇上自可前往参拜,以恢复神通。”
赵佶目光一亮:“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