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却震得全城皆惊。大清早,无数人已逃出街道,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宝鼎灵动,吉祥无比,有者说是无故震音,将有天变,好坏各半。
然那徽宗赵佶自许神霄长生大帝君下凡,对此灵动之事最为敏锐,哪顾得躲在婉容小妃刘玉儿怀抱,赶忙跳身而起,换穿道袍,直道:“宝鼎雷动,大吉大利!必是击败金军所现祥兆,快聚文武百臣祭之!”圣旨一出,满朝文武百官匆匆赶往后宫万岁山区,跟着赵佶祭拜天地。那灵真道长瞧在眼里,笑在心里,但怎敢点破事实,只能作样拜去。
宋两利虽昏沉,但徽宗赵佶、童贯等人到来,他脑门仍有感应,不禁对赵佶发出喝喊:
“你这昏君啊!连大金如虎想并吞大宋江山都不晓得么?”
赵佶心神一楞,暗忖:“怎会有此念头?”立即问向童贯:“你当真击败金军了?”
童贯道:“皇上明查,若未击败,奴才怎能回师庆功?”
赵佶顿喜:“说的也对。”
蔡京道:“皇上早起,恐想的太多了。”
赵佶道:“说的也是!”
宋两利感应再摄来:“明明大金未亡,你怎可粗心大意?”
赵佶道:“本尊并未粗心大意,只要金国敢来犯,定让他吃不完兜着走!”
宋两利脑门忽有所觉,道:“算了,天注定你还有几日逍遥光景,届时便知!”
赵佶笑道:“本尊当知天命,逍遥日子必定久远,阁下何路仙神,道行未必比本尊深,快快离去吧!”神霄长生大帝君,身分、道行何等之高,又岂是小小仙神能左右,赵佶根本未当回事。
宋两利暗叹事已至此,完全无法劝之,唯靠天命安排了,不再回应。
赵佶则先拜天上玉帝之后,再返往神霄金宝殿,坐往金身位置,再接受群臣膜拜,早朝即以此打发。他则静坐禅定,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