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大举北伐,由长江口深入,包围南京。可是结果失败,退回厦门。那时清政府入关不久,还没有力量反击,而只采坚壁清野的战略,从南京到广州二千公里的沿海地带所有居民,全部内迁二十公里。郑成功经过北伐的大创伤之后,已不能作第二次北伐。坚壁清野复使他的军队面对着饥饿和孤立。他这才想到台湾,如果能据有台湾,粮源和兵源都可解决。
一六六一年,郑成功进攻台湾,荷兰所建筑的两大巨城之一的赤嵌城(台湾台南)陷落。另一孤城热兰遮(台南西安平城)被围九个月,荷兰军队弹尽援绝,向郑成功投降,郑成功把他们全部遣送到爪哇。
——荷兰占领台湾岛三十八年。向郑成功投降的荷兰总督揆一,已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但他回国后,仍以失陷台湾的罪名,被判十年有期徒刑。
从一六六一年起,台湾成为中国明政府辖下的领土,而就在这一年,朱由榔被缅甸人解送给吴三桂处死。帝王政治制度的传统形式,一定要继续立一个皇帝,才是正常现象。但郑成功的态度十分暖味,迁到台湾的虽然也有其他朱姓亲王,郑成功却没有物色一个继承帝位。郑成功的封爵是延平郡王,他就以延平郡王的王府,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在法理上,这是畸形的,犹如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而只由一个总司令部代理中央政府。
郑成功于占领台湾的次年(一六六二)年逝世,他的儿子郑经继承王位,曾向清政府提出和解,要求清政府承认台湾是一独立王国,允许台湾像朝鲜、安南(越南)、琉球一样,不剃发也不改换服装,只向清政府称臣进贡,永远作为中国的藩属,清政府表示同意。但郑经不自量力的又要求保留海峡对岸福建省的厦门,作为贸易的据点,清政府大起反感,谈判破裂。在三藩战役时,郑经跟三藩之一的耿精忠结盟,曾派遣军队到福建省和广东省参战。三藩失败后,郑经在大陆上的根据地,全部丧失,这时他终于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