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人史纲 > 第二十章 第七世纪

第二十章 第七世纪(23 / 34)

原设在西州(新疆吐鲁番)的安西总督府,遂向西推进,移到龟兹。

疏勒王国(新疆喀什)、于阗王国(新疆和田),两个与龟兹王国面积相当的国家,没有经过战争,就向中国投降。中国遂在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设立四个军事据点,称为“四镇”,隶属安西总督,作为中国西陲屏藩。六七○年,吐蕾王国以倾国兵力对西域攻击,四镇一时陷落。二十二年后的六九二年,中国大将王孝杰反攻,吐蕃败走,四镇又回到中国版图。

对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诸国来说,中国和西突厥汗国,是两个巨人。西域诸国处在中国和西突厥汗国夹缝中,跟前二世纪时处在中国和匈奴汗国夹缝中一样,十分狼狈。上述五个王国,就是两大超级强权间的牺牲品。等到所有独立王国都被中国并吞,中国边境向北向西推进,直接跟西突厥汗国接触时,终于爆发一场决战。六五七年,中国大将苏定方率领远征军,包括回纥兵团和若干归附中国的东突厥兵团,向西突厥汗国总攻,三道并进。西突厥沙钵略可汗亲统十姓(十个部落、兵团,自中亚向东挺进迎击。两国大军在伊丽水(新疆伊犁河)以北相遇,沙钵略可汗大败,率领残军渡伊丽水,向碎叶水(哈萨克吹河,或译楚河)撤退,中国远征军穷追,在碎叶水北岸再次决战,沙钵略可汗再大败。带着左右少数侍卫,向西逃亡。逃到咸海东南的石国(乌孜别克塔什干市),被石国生擒,交给抵达城下的中国远征军。

跟东突厥汗国的情形一样,西突厥汗国的部落从此星散。以后虽然同样也有“可汗”兴起,总归昙花一现。到下世纪(八)四十年代七四二年,最后一任中国派遣担任大可汗的阿史那听,被突骑施部落击斩,西突厥汗国途名实同亡。

中国在西域获得的是完整的胜利,跟张骞、班超时代有很大不同,那时不过限于移植屯垦,主要的是断匈奴右臂的军事联盟。而本世纪(七)起,却设州设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