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全体官员到郊外迎接新皇帝元子攸,把文武百官诱到河阴淘渚(黄河洛阳间地名)之后,用骑兵团团围住,宣布罪状说:“国家所以衰乱,你们应负责任。”下令屠杀,在骑兵蹂践下,包括北魏帝国第一奇富的宰相元雍在内,两千余高门第世家的高级贵族和高级官员,全被杀死和踏死,政府为之一空。这是人民对腐败的当权官员的一种报复,也是庶姓对门第士大夫的一种报复,自然使人心大快,但也为社会带来恐怖,元子攸和残余的贵族士大夫,更如芒刺在背,认为必须把它拔除。这个火药库局面,维持两年,到了五三○年,元子攸把尔朱荣诱进皇宫杀掉。
元子攸杀尔朱荣之前,曾慎重考虑到尔朱荣强大的私人部队叛变的可能性。他研究二世纪九十年代的往事,当时东汉王朝宰相王允杀了董卓后,因拒绝大赦董卓的部将李囗、郭汜,才激起叛变。元子攸认为大赦和铁券(用铁铸成保证永享富贵并遇罪赦免的诏书),可使他不重蹈这个覆辙。
问题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历史发展与化学方程式不同。同一刺激,因人、因时代和因环境的不同,反应也异。所以人们在觅取历史启示或教训时,必须特别小心。
尔朱荣噩耗传出后,尔朱荣的妻子斩关逃出洛阳,在城外集结尔朱家族散布各地的武装部队,开始攻城。他们对无子攸的大赦令嗤之以鼻,对送出来的铁券更是轻蔑,告诉使节说:“尔朱将军拥戴皇帝,有天大的功勋,都被谋害。两行铁字,又有什么用处?”洛阳不久陷落,元子攸被叛军绞死,距他杀尔朱荣仅三个月。
尔朱荣家族的一些将领,只不过一群暴徒,比河阴惨案被杀的那些官员,更为腐败贪虐。一个曾经追随杜洛周叛变,又投葛荣,后来投降尔朱荣,被尔朱家族任命当冀州(信都·河北冀州)州长(刺史)的高欢,看出尔朱家族的没落,就于元子攸被杀的明年(五三一),在信都起兵,声言讨伐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