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人史纲 > 第十八章 第五世纪

第十八章 第五世纪(23 / 26)

九佛道二教的发展

佛道二教于纪元后第二世纪在中国萌芽时,出于一种法术符咒方式。佛教最初传人,力量微弱,所以一直依附在道教之下,好像是道教的一个支派。这种情形延续二百余年,虽然得到很多人信仰,但它没有经典的基础。上世纪(四)高僧竺佛图澄,受到后赵帝国暴君石虎的最大尊敬,对佛教的推广,有很大贡献,但他所以获得尊敬,完全靠他的神迹。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借宗教信仰,寻求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多数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踢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们平安。因为信佛的人太多,以致石虎一度考虑下令只准皇帝和贵族信佛,平民不准信佛。

本世纪(五)第四年(四○三),龟兹王国(新疆库车)高僧鸠摩罗什,抵达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后秦国王姚兴尊奉他为国师。之后的十三年中,他把后秦帝国化成一个佛教帝国,人民十分之九都成了佛教徒。对佛的崇拜虽不能拯救帝国的灭亡,但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有三十部之多。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译经,都属残篇,到鸠摩罗什才正式完成佛经的体系,使佛教呈现出它的庄严面目。

道教产生早于佛教传人,可是到本世纪(五)二十年代,名道士寇谦之才建立起来正式结构。北魏帝国皇帝拓拔焘、宰相崔浩,都是虔诚的道教徒。因之北魏帝国遂成为一个道教帝国,皇帝登极时,都采用道教仪式,由道士祝福。佛教在中国从没有达到过这种顶峰。

信仰都具有排他性,佛道二教必然的要发生冲突。本世纪(五)四四六年,正是杏城(陕西黄陵)民变的次年,拓拔焘驻军长安,在佛寺中发现武器。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他立刻指控佛教徒跟杏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