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人史纲 > 第十二章 纪元前第二世纪

第十二章 纪元前第二世纪(14 / 22)

,对祖父的感情又隔了一层,所以,没有人想到报仇复国的事。张骞在月氏王国住了年余,失望而归。在归途中,第二次被匈奴巡逻兵捉住,又禁止离境。纪元前一二六年,他再度抛弃妻子,从匈奴逃走,他的妻儿听到消息,狂奔来随,可是追兵已至,张骞只抢到一个儿子,妻子跟另外一个幼子,被追兵隔断,永远诀别。张骞出使时一百余人,十二年后,回到长安,只剩下两个人——张骞和他的堂邑(江苏六合)籍忠实仆人甘父。

张骞这次出使,虽没有达成原来盼望的政治目的,但他为中国人发现了一片比当时中国还要广大的新的世界。他的贡献,只有以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以相比。张骞在月氏王国游说时,曾到过大夏王国(阿富汗东北部),发现有蜀郡(四川成都)出产的布匹和邛崃山(四川荥经)出产的竹子。大夏人告诉他:“从身毒王国(印度)买来。”张骞推测,商品可以通过身毒王国,那么,人马当然也可以。也就是说,不必再冒被匈奴捕捉扣留的危险,改从蜀郡出发,到达西域,当更为安全。这设计得到皇帝刘彻的支持,遂引起中国对“西南夷”的开拓。

纪元前一二一年,匈奴汗国浑邪王投降,河西走廊成为中国领土,于是中国跟西域直接接触。张骞再提出跟乌孙王国(吉尔吉斯伊什提克)结盟的建议。乌孙王国原在河西走廊西部,跟月氏王国为邻,后来被月氏驱逐,西迁到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南,是一个横跨伊犁河的大国。张骞认为,乌孙比月氏更能威胁匈奴,得到乌孙王国的友谊,就等于砍断了匈奴汗国的右臂。纪元前一一六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平安到达乌孙王国。邀请乌孙迁回故地,可是乌孙王国的反应非常冷淡,第一,它不知道中国的大小强弱,不能凭使节团的一面之词,作这么大的决定。第二,它同时恐惧匈奴汗国的报复。张骞停了年余,又失望而归。不过他作了两件事情,一是他把他的部属分别派赴康居王国、月氏王国、大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