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齐王国在东方也不断地向他的邻国蚕食鲸吞。
八十年代,位于偏僻北方的燕王国,发生内乱。
燕王国的内乱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儒家系统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在它的思想体系内,把纪元前二十四、二十三世纪黄帝王朝第六第七两位君主在位的时代,形容成为空前美好的世界——三十余年惨重水灾,死人千万的史实则一笔抹杀。第六任君主唐尧帝伊祁放勋和第七任君主虞舜帝姚重华,简称“尧舜”,也是形容为比天老爷、比耶稣还要仁慈完善的圣人,他们之间权力转移方式,更美化为一首抒情诗一样的自动“禅让”制度。燕王国国王姬哙是一个跟囗槐一样的糊涂虫,他真的相信了这一套。于是就在纪元前三一六年,如法炮制,把王位禅让给他的大臣子之,自己非常谦卑的走下宝座,参加官员的行列。
可是,子之的谋略虽夺取了王位,却不能控制夺取王位后的局势。另一位大臣市被和姬哙的儿子姬平先后起兵反抗,首都蓟城(北京)陷于混战。子之在位三年,内战就打了三年,死亡数万人,在那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中,是一个庞大数字。
齐王田辟疆兴奋地抓住这个机会,纪元前三一四年,齐兵团侵入燕王国本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蓟城,把混战的各派军队击溃,姬哙、子之一齐死在乱军之中。田辟疆宣布合并完成,得意洋洋地宣称:“一万辆战车的国家攻击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只五十天工夫,就全部征服。”燕王国人民反抗合并,两年后,新崛起的民间武力把齐军驱逐出境,拥立太子姬平继任国王。但齐王国并没有什么损失,从燕王国劫掠回来的财物珠宝,仍然俱在,国力更富。不过齐王国这次不成功的侵略行径,跟燕王国结下无法和解的仇恨,种下燕王国必然报复的种子。
在齐王国向外扩张的同时,宋王国也向外扩张。我们从地理位置上可以了解,宋王国最没有扩张的资格,它唯一的立国之道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