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人史纲 > 第九章 纪元前第五世纪

第九章 纪元前第五世纪(12 / 21)

为什么一个人死后要用活人殉葬?为什么埋葬一个死人。要花费那么多钱?为什么父母死了,儿子要守丧三年,不去从事劳动生产,却平白受人供养?这些问题的提出,都冒犯到被隐蔽着的社会上的既得利益阶层,显示墨翟的高度智慧和高度勇气。也显示出墨家学派跟儒家学派恰恰相反,墨家学派追求的是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和新的人际关系。

墨翟死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逝世),他的门徒把他生前的言论编纂为一本书,命名《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经典。

李俚,我们对他所知道的太少,只知道他在本世纪(前五)末叶,担任晋国高级官员。晋国分裂后,继续担任魏国高级官员。他指出米价太贵对消费者有害,米价太贱则对农人有害,他创办“平籴法”,即控制米价在一个水平程度,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初期的超级霸权。李俚又参考各国的法律,综合成为一部法典,命名为《法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成文法典之一,内容全是刑事范围,有“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法家学派认为,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威,法律是帮助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儒家墨家都有创始人。他们虽没有宣称他们创造了一个学派,但孔丘和墨翟很明确地被承认是领袖人物。道家虽没有创始人,但以后思想相同的学者却追认李耳是道家的始祖。法家则真正是一个没有首脑的思想巨流,李俚只不过时代最先,我们姑且用他来加强印象,事实上更先的还有五霸中第一霸齐国宰相管仲,他是一个典型的法家,而且用法家的政策使齐国强大。但所有被称为法家的学人,并无意自称一个学派,更无意组成一个类似儒家墨家那样的门徒集团。他们只是共同具有法治思想,这思想跟上述三家思想相异,尤其是跟儒家,几乎针锋相对。

我们可以用几句简单的话作为总结,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