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中国人史纲 > 第四章 半信史时代

第四章 半信史时代(11 / 17)

一个模子浇出来的,当然也可能真是如此。不过,炮烙酷刑是姒履癸发明的,已登记有案,宣传家大概一时情急,忘了六百年前的往事,又教子受辛再发明一次。

十周王朝封建制度

姬发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陕西西安西),抛弃“帝”的称谓,改称为“国王”,被人们尊称为“天王”,这显示一个迥异于前代的新时代的开始。——姬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王。

周王朝初期的文化程度很低,所以对商王朝大多数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祖先崇拜,在相当尊崇的态度下,都承袭下来。但对商王朝的遗民,却是一付狰狞的面目。只有一小部份,即居留朝歌(河南淇县)的那个贵族支派,命子受辛的儿子子武庚继续担任首领,迁回他们祖先的老根据地商丘(河南商丘)。其他散居各地的商王朝的遗民,却没有这种好运,他们的财产被没收,男女老幼全部沦为颈子上系着绳索的奴隶。

周王朝的社会结构,分为四个阶层,如同下表:

国王高高在上,当然最为尊贵。其次是贵族,包括诸侯(封国君主)、卿(政府最高级官员)、大夫(政府次高级官员)、士(武官)。再其次是平民,即自由民,被称为“庶人”。最低一级是奴隶,即商王朝遗民跟其他被征服的部落或俘虏。

任何国家的奴隶都是悲惨的,中国的奴隶亦然。他们是人类中最不像人类的动物,身体和生命都没有保障。阶层间的界限,不但是绝对的,也是庄严的,不允许逾越。这是周王朝从商王朝继承下来的事物之一,周政府除了用法律控制这种形态外,还特别制作礼教——若干世纪后,又称为名教,用教育的方法,以分别贵贱,使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奴隶永远是奴隶。使奴隶们以及平民们了解,如果不安份守己,企图逾越已定的界限,不但违犯了法律,要受严厉的制裁;同时也违反了礼教,要被人所不齿。

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