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和独立进攻的能力。
云贵高原,包括云南和贵州二省,是由无数大山,无数急湍河流和无数险峻深谷所构成的广大高原。云南地区的山脉,大都由北向南的密密排列,像一道又一道的巨墙,紧夹着翻腾而下的咆哮河川。贵州地区则万山交错,难得看见稍大一点的平坦地面,有三句谚语可说明贵州在古中国微不足道的可怜地位:“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云南的气候较为适宜,但交通之不便,比贵州的“地无三里平”更为严重,直线距离只一日的路程,因必须翻山涉谷的缘故,常要三日四日才能到达。如昆明距大理二百五十公里,步行要走十四日。大理距腾冲一百九十公里,步行要走十五日。这种困难的交通情况和阻塞的地势,是云贵高原重大的特征。另一个特征是人种复杂,贵州丛山是苗民族的根据地,其他地区则星棋罗布着傣人、水人、侗人、布依人、土家人、仡佬人等等。中华人对这些少数民族十分陌生,对被称为“瘴气”的空气污染,和各种蛮荒地区所有的传染病,又深怀恐惧,所以在十九世纪之前,一直把本区当作遍地都是毒虫的穴窟,坚信每一位漂亮的苗族女郎,都会一种神秘的“下蛊”邪术(没有人知道“蛊”是什么,据说可借饮食钻到肚子里,定时发作),能使欺骗她爱情的中华族薄幸男子毒发不治。于是大家认为十人到此,至少有九人会不幸死亡。连被派到这里充当官员的中华人,也都像绑赴刑场一样的悲哀。二十世纪后,铁路公路和重工业,以雷霆万钧的力量进入本区,一切都发生奇异的改变,成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世界。
青藏高原,即吐蕃王国故地,亦即我们前面所介绍的世界屋脊,藏民族古老的生存空间。吐蕃于十四世纪称乌斯藏,十七世纪称图伯特,又称西藏。我们不知道它为什么如此不断改变称谓,也不知道这些称谓的意义。因为它是世界屋脊的缘故,所以空气稀薄而寒冷,夏天仍需穿着棉衣。山上遍是千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