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后武侠时代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进袭大都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进袭大都(1 / 7)

元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此地作为元朝国都,已有一百零一年。

其城池东西短、南北长,城墙全长共有六十里又二百四十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

其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

而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则是皇城所在,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

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衙门官署,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鼓楼、钟楼均在此处,此地更是全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

大都城墙是夯土筑成,高四丈,宽八丈有余,城墙之上甚至可以骑马纵行,筑城时采用宋代旧法,即在墙内先设永定木,然后再加横向的紝木,然后加土夯筑。

由于大都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被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议以砖石包覆,但因财力不足而作罢。后元廷专门抽调军队,负责收割芦苇、编织苇席,每年入夏以苇席覆盖城墙墙体,称为“苇城”,民间俗称“蓑衣披城”。

起先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无外来威胁,是以城门的管理十分松散。四通八达,后来元朝国政糜烂,起义蜂起。元廷又于至正十九年修建了十一门瓮城,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而历年墙体松垮塌方之时,也都征调民夫修补,从未停止。

整座城池,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当可谓固若金汤,乃是当时天下第一的雄城。

齐御风身穿一身内衬纯白底子的长袍,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