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后武侠时代 > 第三十二章 边城乞丐

第三十二章 边城乞丐(2 / 6)

可又一想,自己家中现在养着的那些恶客,又有那一个不是欺软怕硬,甘当朝廷鹰爪之人?

四人到了无人之处,丢了马车,改头换面,便钻进了一家客栈之中。

四人坐在一间客房之中,要了饭菜,齐御风便悄悄问那二人:“你俩为何要杀那姓黄的官员。”

两人恍恍惚惚,觉得此时仿佛在梦中一般,好半天一人才醒悟道:“我俩乃是舒兰典鱼圈屯的农户,我名唤牟昭青,这是我弟弟,名唤牟天ri。”

然后絮絮叨叨,将他二人故事讲了出来。

原来那吉林舒兰一带,盛产山珍,山果,被当今朝廷列为封贡禁山,但其实此地最为名贵的,却是松花江中特产的黄鱼。

这黄鱼与别处所产均不相同,体型奇特,壮硕无比,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尤其神奇的是,他不同部位,均可入药。

鱼肝治恶疮,鱼鼻治下气,鱼肉补虚溢气,鱼汤治疗血淋,,鱼子能治肚子里的蛔虫。就连鱼油也能只能治疗烫伤。全身是宝,没有一处废料。

这黄鱼如此神奇,所以自从满清皇帝知道松花江出产这黄鱼,便颁发诏书,圣令这一带黎民百姓严禁捕捉食用,打捞的黄鱼一律进贡京城供皇族享用,谁要违抗,便是犯杀头之罪。

但从吉林到běijing,千里迢迢,路途遥远,道路艰难,要走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这松花江只能chun夏秋三季捕鱼,等冬天江水结冰之时,将鱼冻上,再送到京中。

为了蓄养黄鱼,朝廷便在这舒兰小团山下,修了一个大大的蓄水池,专门负责此事,

这池子四周是榆柳环绕,,风光秀丽,十分引人注目。

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大水池子叫“黄鱼圈”,这便是这牟氏兄弟家乡的由来。

那位被杀的黄大人不是别人,正是是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派到黄鱼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