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主簿本该也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当时给冯瓘欺侮他“年少无知又无根基”,排挤了出去。当初入山剿匪一役,其实什么都没做就只因为是一把手的冯瓘,在年末考评得了一个中上,左靖倒剩点残羹冷炙的“分润”,赴凉士子身份的县尉白上阙则成功转入幽州军。两人穿过衙门的时候,一路上那些还在当值的六房胥吏都有热络打招呼,他们对徐奇这位失踪很长时间导致座位不保的年轻主簿印象不差,只不过热情脸色中,顺带着又有些玩味眼神,既有惋惜,也有幸灾乐祸。徐凤年靠着这点蛛丝马迹,就心中有数了。虽说徐主簿马上就要卷铺盖滚蛋了,但是冯瓘在获知此人登门拜访后,还是没有太过不近人情,毕竟他才是罪魁祸首,否则徐奇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得离开碧山县,在幽州的旧黄历上,别说一年半载,多少在衙门当差任职捞油水的将种子弟是几年都见不着人影的?谁让徐奇这个末流将种门庭子弟既没靠山,又不识时务在当下游手好闲?如今幽州谁还敢不把点卯当回事?据说陵州那边,在那个粮仓刺史的整顿下,一大批不务正业的世家子都给收拾得比孙子还孙子。冯瓘坐在书房,正在把玩两样新到手的好物件,竹根雕少狮太师镇纸摆件,和据说是旧南唐御制的竹黄灵芝玉如意,听到下人禀报后,本想起身去书房外应付几句就了事,是不会让那徐奇喝上一口热茶的,只不过当那下人善解人意提了一嘴那徐主簿的妻子也同行后,县令大人就心领神会了,把屁股贴回椅子,说要在书房会客,备好茶水。
冯瓘没有走到书房门口相迎,然后县令大人就看到那个本该满脸谄媚的年轻人就径直跨过门槛,也没有主动跟他客套寒暄,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荒唐,竟是让他那个“守活寡”的媳妇坐在椅子上,他自己则斜靠着椅子,问道:“我如果没有记错,新任主簿和县尉都是赴凉士子,分别叫杨公寿和朱缨,先前都是青鹿洞书院的学子,如今北凉有大儒黄裳等人主持评点北凉士子文章时论,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