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早有所知,它们投入实战虽然比德国的晚了很多,可仰仗强大的工业,到战争结束时的技术水平并不落后,未来几年也将批量列装,届时“避难所”基地留存的Me-262等战机将不再具有优势。至于这些物理学家们的好奇心,他有意吊着说:“帝国科技的惊世之作!等到了我们的秘密基地,相关的绝密内容你们应该会逐步接触,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
“秘密基地……在遥远的南极吗?”奥本海默顺着问。
挪威北部虽然不是极地,距离北极也近,却跟南极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在帝国战略参谋部的时候,林恩接触到的核心机密计划中,有一项就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从南美派遣船只潜艇前往南极,故意在那里制造无线电讯号和另外一些假象,以此来误导盟国方面的判断。看来突袭波茨坦盟国首脑会议的行动失败后,帝国高层就已经启用了这一计划,而奥本海默作为美国核武器研究的领导者,应该是能接触到不少内幕消息。
面对这样的问题,林恩当然不会直接回答,而是故弄玄虚道:“它确实远离北美,但乘坐我们的高速潜艇,全程只需要三天左右,绝不会有任何风险!”
奥本海默毕竟不是那种只会一门心思钻研科技的专家,否则也不可能以四十几岁的年龄担任“曼哈顿工程”这样一个空前庞大计划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不惊不忙的说:“你所说的是XXI级潜艇吧!盟军占领德国港口后俘获了一大批刚刚建造完成和还未完工的,它姓能确实不错,但也就是普通潜艇的加强型,还不至于代替水面舰队的作用。即便你们能够复国,第三帝国的光辉已经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再者……就算美国政斧作出让步,英国和法国再次作出妥协,你们觉得苏联人能够容许你们存在吗?一枚原子弹一座城市,仅仅这样的代价,我想苏联人还是能够承受的。”
这些话还真说到了林恩的心坎里,帝国的残留人员以秘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