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前红火了。喜得禾曦冬像中了特等大奖似的,逮着妹妹就汇报当周的出摊成果,末了拍着胸脯说:“走!哥请客,吃羊肉串儿去!想吃几串买几串!”
禾薇差点接一句:“吃一串、丢一串……”
……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年关。
往年,一到这个时候,禾父禾母就开发发愁了,为啥?年关一到,就得备年礼、送年节啊。
婆家要送,丈母家也不能忘。
两家都不是独生子女,禾父三兄弟,禾母三姐妹加一个弟弟,有介许多比较,送的太差总不行,门面上好歹要过得去。两边的年礼一备,好不容易攒下的那么点积蓄就这么哗哗地流出去了,来年开春一上来,得!又要捉襟见肘了。
不过那是往年,今年嘛,且不说银行存款足足的,禾父的木器店,也赚了不少。特点是年前这两个月,附近小区好多嫁女儿的,别的家具男方那边装修时一起办进去了,可出嫁当天,俩花童手里抬的子孙桶,怎么的都得由女方准备吧?
可跑了好多地方,要么没的卖,要么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小木桶,离女方心里的标准相去甚远,听说江三巷这边有个新开没多久的木器店,做的子孙桶和老一辈出嫁时用的差不多,质量也杠杠的,纷纷找上门要求定做。甚至一些要到次年秋冬才办喜宴的人家,也都预先过来排队。
这生意火的,光是子孙桶,禾父就忙了不下两个月,禾母对着小本子上的“正”字一数,乖乖,两个月光是子孙桶就卖出了七十八抬,这附近到底有多少人家赶在年关嫁女儿呀?!
清市这边送年节礼流行六件,寓意“六六大顺”。鸡鸭鱼肉这四件是必备的,另外两件就看条件而异了。禾家往年除了一只鸡、一只鸭、一条腌制的大黄花鱼、一条烟熏的猪火腿外,再就是水果和糕点了。水果选最实惠的苹果,糕点则是自家做的米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