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儒教带来的一种不良风气,因为很多获得无双奖的都是儒生,如果李奇反对的是儒学,那不可能还让儒生获奖,这就说不过去了。
然而,还有一批获得无双奖,是一些籍籍无名之辈,比如毕昇刘云熙,还有那几位无名氏,这很好的获得了百姓的好感。
紧接着,大宋时代周刊加版宣传无双奖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殊途同归,百家争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报效国家,造福百姓,不是非儒学一条路,其余的就是邪门歪道,也鼓励百姓不要看低自己的职业,若是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你还怎么争取别人的尊重。
同时一人间接批评儒教的强横,给大宋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下品”实在是太狗屁不通了,别人又没有犯法,又没有作恶,只不过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累,这本来是值得赞扬的,怎落到你们这些读书人嘴中,就成为了下品了,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别人?
你可以看不起一个某一个酒保,或者某一个工匠,这是你个人素质的原因,但是你还鼓舞其他人看不起这一类人士,那就是妖言惑众了。
李奇还就真弄不明白,这究竟有什么好看不起的,我没钱吃饭,当然得去赚钱呀,我的每一文钱,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而且我又没有得罪你,究竟哪一点是值得你去嘲笑的?
这就是一种病态思维。
李奇用职业无分贵贱,狠狠的批评了万般皆下品的论调。
在第七日,大宋时代周刊更是打出了“我大宋子民没有一个人是特殊人士。”的标题。
内容无非就是说,不管这人是酒保,还是工匠,还是读书人,他们都是我大宋子民,他们享受的待遇应该是一样的,不应该因为他从事的工作而受到歧视,如果你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靠的不是你的屁股决定,而是看你对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
德高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