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常,俾斯麦支持其弟弟威廉亲王摄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宫廷斗争,去年威廉亲王摄政在即,俾斯麦为减轻其阻力,主动退避,本准备去俄罗斯任公使,却又深知此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环游列国,是以踏上了前来中国的火轮船。
对于中国,他多由英国和法国的报纸上了解,十年前,在欧洲大陆,这个国家还经常被嘲讽,被称为野蛮而又软弱的东方人,但这几年,风向渐渐变了,不但经济类报纸时常出现远东投资指南亦或代卖债券的广告,甚至一些贵族阶层阅读的政治姓报纸也出现了点评中国人的工商政治制度的文章。
对于时刻都在思考普鲁士变革之路的俾斯麦来说,中国,这个古老而又新生的国家,无疑就有了种特殊的吸引力,是以俾斯麦考虑了半个月,最终还是觉得暂时远离欧洲政治,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没想到的只是,刚刚踏上中国大陆,就受到了中国摄政王的隆重接待。
叶昭这时笑着道:“不知道俾斯麦先生知不知道鄙国技工团前往贵国克虏伯公司学习技术一事?”人是去年年初派出去的,现今早就步上正轨了。
俾斯麦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事儿,中国人,一批批的留学生、技工队伍前往欧洲,而一些留学生之勤奋好学也给欧洲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俾斯麦不解的道:“亲王阁下,我不明白的是,贵国广州皇家大学已经是全世界知名的一等一学府,为什么您要舍近求远,每年都派出大量留学生呢?”
实际上,刚刚成立的广州皇家大学,其新闻是俾斯麦在新嘉坡时从报纸上看到的,几个月后,想来就会传到欧洲,也必然成为全世界来说一等一的最高学府。
那新闻纸上列名的教授院士,就算俾斯麦对科学界不是很熟悉,但却也吃惊不已,很是有几个在欧洲就算贩夫走卒都知道的知名科学家。
叶昭笑道:“怎么说呢,算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