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刻成形,那条船其大无比,共有两层,船楼上似有许多人,正在那里饮酒作乐,弦歌细细,随着江风送到耳中,于承珠的师父都是博学多才之士,她自幼受薰陶,亦能审音辨律,但仔细听,这乐声却全不似中原之音!
楼般直驶而来,涌起层层波浪,看得更清楚了,一眼望去,船舱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个个都是身躯粗矮的汉子,于承珠笑道:“哪里来的这么多萝卜头?”楼船上的歌声粗旷之中带有一股悲凉的韵味,于承珠侧耳听时,一个字也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依罗哈尼阿与陀,嗤里奴鲁喝!”那少年书生忽地歌道:“花虽芳荡兮,飘零无依。这是日本樱花歌。”张黑停了划桨,叫道:“不错,这是倭奴的贡船。”
于承珠吃了一惊,道:“怎么任由倭寇的楼船在长江行走?”张黑道:“相公有所不知,倭奴狡猾得很,他们一面在沿海劫掠,一面假借进贡为名,做走私的生意。”于承珠道:“有这等事?”张黑叹口气道:“官家的市舶司还将他们奉为上宾呢。”原来在明朝的正统(英宗)年间,正当日本的“战国时代”,各地诸侯拥兵割据,这些诸侯争派贡船向中国进贡,因为根据明朝“市舶司”(即海关)的规矩,外国贡使带来的“私货”可以免税,那些诸侯便乘此大做走私生意,以图巨利。明朝问起倭寇骚扰的事件,他们便说这是本国的“浪人”,政府无法管辖,其实这些“浪人”十之八九都是得到日本各地诸候的支持,甚或是直接遣派来劫掠财货的。
于承珠道:“他们在中国地方焚烧劫杀,为什么中国的官员还要待如上宾?”张黑道:“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他们的身份是贡使,本来朝廷规定他们三年只能进贡一次的,每次来的贡使人数也有限制,可是日本各地的诸侯都争着来进贡,每条贡船都贿赂市舶司早些放他们入来。”于承珠摇了摇头,心中无限愤慨!
那条日本的贡船越来越近,张黑道:“咱们快避